找到相关内容267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因果

    谈因果  ◎ 吕彦澄  每当踏入佛堂,四周祥和的气氛,令我向往。虽然对于佛教,只有浅显之认识,也不敢再此卖弄愚知,分享心得应当是最恰当的形容词吧!就我所知,佛学概要重于因果,而今就从这个名词著手。  世法、佛法都离不开因果,清凉大师解释《华严经》,说出五周因果。天台大师讲解《法华经》,指示出一乘因果。这是说明佛法也离不开因果,所以说“法皆,因果不”,如果没有因果,不但没有十法界,而且一真...

    吕彦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969475.html
  • 佛教认识论

    佛教认识论  佛教认为一切存在(包括人本身)都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实体,因此佛教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“法皆”,以便控制、减少和停止人的活动,从而达到涅槃状态,进入解脱境界。  1.根、境、识:认识的...机能(根)、客观的对象(境)和主观的认识(识)。在这里,六根六识是内在因素,六境是外在因素,内在的即主观的,外在的即客观的。但从根本上说,佛教讲“缘起性”,无论人类个体或外界的其他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5469837.html
  • 佛教春联

    常照   自在,自观,观自在;   如来,如见,见如来。   横披:自净其意   法皆观白在;   一尘不染见如来。   横披:为善最乐   ...   戒定慧,三无漏学,真善美;   佛法僧,稀世珍宝,难遭遇。   横披:自性即禅   法皆归性海;   一尘不染证禅心。   横披:南无阿弥陀佛...

    毛蒸昌

    |楹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828522172.html
  • 发菩提心——道证法师开示

    现代先进的科学已经证实,真相就是没有东西,空空如也。这正是佛所说的“法皆”。我们要了解佛经所说的“法皆”这个“法”字,是包括所有的物质、所有的事情和心理等等。一切的事物、心理现象都叫做“法”。现代科学已证明佛所说的“法皆”了,不过我们也仍然感觉法都很真实,因为所有的东西拿起来有重量,摸起来又扎实。这样说来,岂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有错觉吗!可以说都对真相不觉,而这一点很少人愿意承认。爱因斯坦...

    道证法师演讲

    |菩提心|孝亲|报恩|道证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2094718811.html
  • 隋唐佛学思潮泛论

    与灭、常与断、同与异、来与去等四对矛盾现象的否定,意在宣扬法皆。吉藏在其《中观论疏》中对上述“八不”作了这样的解释:“标此'八不',摄一切大小、内外有所得人,心之所行,口之所说,堕入八事中。今破此...否定,正是“遣之又遣”方法的具体运用,它同“八不”的道理殊途同归,亦是在宣传“法皆”的“中道”观。可见,讲“中道”是“三论宗”的核心思想,深化“中道观”是其主要理论创获。   (二)关于唯识宗的理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269606.html
  • 醒梦辩论歌 幻乐众音讲记(7)

    三界无别法,唯是一心作”。往上看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也无一不是心显现的。 2、由梦了解法皆 阿底峡尊者说:“梦的比喻很殊胜,通过白天对梦境中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观察,得出其为虚假的结论,由此进一步观察,发现白天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显现也同样虚假不实。”这是由梦可以了解到第二大真理——相。 所以这第二个妙处,就是从梦入手,展开来遍观一切有为法,可以见到法皆。...

    堪布益西彭措 讲授

    |醒梦辩论歌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20505733046.html
  • 北宋禅悟词略论

    我们无法视其为禅宗的开悟之词。因为没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这是他们以“游戏三昧”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禅悟境界,所以并不能视为禅词。  三、见性词  1、法皆  惠洪的《鹧鸪天》则以蛾扑火喻人趋利,宣扬人生如梦、法皆的佛理:  蜜烛花光清夜阑。粉衣香翅绕团团。人犹认假为真实,蛾岂将灯作火看。方叹息,为遮拦。也知爱处实难拚。忽然性命随烟焰。始觉从前被眼瞒。  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、无常的。广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3264431.html
  • 《三报论》在中国佛教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

    传下的正宗门派,在研究修习佛法越到深入越会觉得因果理论的重要,三世因果报应的铁定不移。所谓“法皆,因果不”;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”。直到我们如今,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,慧远祖师当时所面临的那种“因...

    沈去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442470.html
  • 佛教与戏剧

    情节的复杂化,脚色也相对的增多,例如《水浒传》、《红楼梦》的结构严谨,受《华严经》、《涅槃经》的影响甚多。  思想的发挥:戏剧在思想上受佛教许多观念的影响,如“法皆”、“诸行无常”、“因缘果报”、“生死轮回”的思想,戏剧将这些理念反映在故事中,淋漓尽致阐述人生的真理。  表现“无常”、“苦”、“”的思想,以《红楼梦》、《儒林外史》代表,其伟大创作,至今仍脍炙人口。另外,像唐朝沈既济的《枕中记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051226.html
  • 佛教因果思想对当代社会精神需求的启示

    真心是一不是二,众生善恶对待、即妄成真,得一善则去一恶,故现实生活中不应愤世嫉俗或随波逐流,而应孜孜向善。  绝对性与平等性原则:  因果无处不在,无时不有;法皆,业力不,因果报应不虚,佛菩萨也...因中无果论,指出因果性;大乘瑜伽行派则强调突出了“识”的作用,指出“阿赖耶识”中因果缘起不虚。中国佛教因果理论持守了原始佛教因果理论的基本精神,又结合本土儒、道文化本有的劝善精神,从而使佛教因果理论...

    李 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2459606.html